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88 lines (221 loc) · 10.6 KB

proj_review.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88 lines (221 loc) · 10.6 KB

Proj review

0.Content

1.Make a Decision

1.1 Why?

动机:

  • 满足用户需求: 随着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用户对于个性化、趣味性的聊天表情包需求不断增加。
  • 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自动化生成个性化表情包,可以增强用户的聊天互动体验,使其更有趣且富有表现力。
  • 市场潜力: 表情包市场的增长和用户对创意图片编辑的需求日益增加,开发这样的应用有助于捕捉这一市场机遇。

1.2 Who?

目标用户群体:

  • 微信用户: 由于该软件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因此微信用户是主要的目标群体。
  • 年轻群体: 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用个性化的表情包来表达情感和增加聊天趣味性。
  • 社交媒体活跃用户: 频繁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用户,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新颖有趣的表情包。

1.3 How?

实现方式:

  • 图片上传与处理: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图片,系统自动识别图片内容并进行处理。
  • 文字添加与修改: 利用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在图片上自动添加文字或修改图片内容。
  • 表情包生成与分享: 生成个性化的表情包,用户可以直接保存或分享至微信聊天中。
  • 技术支持: 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片识别和处理的精准度与效率。

1.4 What?

产品功能:

  • 图片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任意图片,作为生成表情包的基础。
  • 自动文字添加: 系统自动在图片上添加与图片内容相关或用户预设的文字。
  • 图片内容修改: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图片中的特定元素并进行修改,例如替换面部表情等。
  • 个性化表情包生成: 根据用户上传的图片和添加的文字,生成独一无二的表情包。
  • 保存与分享: 用户可以将生成的表情包保存到本地或直接分享到微信聊天中。

2.User Journey

功能1: 图片处理选项

行动

  1. 用户点击“上传图片”按钮,从相册选择一张图片或拍照上传。
  2. 图片上传后,用户浏览处理选项,如添加文字、修改图片和应用滤镜。
  3. 用户选择一个选项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想法

  • “我想快速找到并选择一张适合的图片。”
  • “我希望可以轻松地添加文字或修改图片内容,使其变得有趣。”
  • “我想预览不同的效果,看看哪种最适合。”

感受

  • 痛点: 图片上传和处理选项不够直观或易用,可能导致用户感到困惑或不耐烦。
  • 满意点: 操作简单,效果预览实时,用户可以快速看到处理结果。

机会

  • 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和工具提示,帮助用户理解各项功能。
  • 增加处理选项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选择,提升用户体验。
  • 确保处理效果实时预览,减少等待时间。

功能2: 预览与编辑

行动

  1. 用户在预览区实时查看处理后的图片效果。
  2. 用户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编辑或选择“重置”按钮恢复到原始图片。
  3. 用户满意处理效果,准备生成表情包。

想法

  • “我需要实时预览处理效果,以便做出调整。”
  • “我希望编辑功能简便,让我能快速修改图片。”
  • “如果处理效果不满意,我想要恢复到原始图片。”

感受

  • 痛点: 预览效果与最终生成的表情包可能不一致,导致用户感到失望。
  • 满意点: 预览效果清晰,编辑功能易用,用户能快速调整并满意最终效果。

机会

  • 提供高质量的实时预览,确保预览效果与最终效果一致。
  • 优化编辑功能界面,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流畅度。
  • 增加一键重置功能,方便用户恢复到原始图片进行重新编辑。

功能3: 表情包生成,保存与分享

行动

  1. 用户点击“生成表情包”按钮,系统生成表情包并在预览区显示最终效果。
  2. 用户满意表情包效果,点击“保存”按钮将表情包保存到本地相册。
  3. 用户点击“分享”按钮,将表情包发送到微信聊天中与朋友分享。

想法

  • “我希望生成表情包的过程快速且简单。”
  • “我想保存生成的表情包,并在需要时方便地使用。”
  • “我希望能直接在微信聊天中分享表情包,增加互动乐趣。”

感受

  • 痛点: 表情包生成时间过长或保存、分享操作不顺畅,影响用户体验。
  • 满意点: 表情包生成快速,保存与分享功能操作便捷,用户体验良好。

机会

  • 优化表情包生成算法,减少生成时间,提高效率。
  • 提供一键保存和分享功能,提升操作便捷性。
  • 确保分享功能与微信无缝衔接,增强用户的社交互动体验。

3.User Story

User Story 1: 图片处理选项

作为 一名喜欢使用有趣表情包的微信用户,
我想要 在上传图片后快速找到并使用添加文字、修改图片内容和应用滤镜等处理选项,
这样我就能 轻松地将图片转换为有趣的表情包。

验收标准:

  • 用户能够轻松找到上传图片的按钮,并从相册选择图片或拍照上传。
  • 系统提供直观的图片处理选项,用户可以轻松地添加文字、修改图片和应用滤镜。
  • 用户能够实时预览处理效果,快速做出调整。

User Story 2: 预览与编辑

作为 一名对表情包效果要求较高的微信用户,
我想要 实时预览处理后的图片效果,并且能轻松地进行进一步编辑或重置图片,
这样我就能 确保生成的表情包符合我的预期并且有趣。

验收标准:

  • 用户在处理图片后,能够在预览区实时查看效果。
  • 用户可以轻松使用编辑功能进行调整,或点击“重置”按钮恢复到原始图片。
  • 预览效果与最终生成的表情包效果一致。

User Story 3: 表情包生成,保存与分享

作为 一名喜欢与朋友分享表情包的微信用户,
我想要 生成表情包后快速保存到本地相册,并能直接分享至微信聊天中,
这样我就能 与朋友们一起享受有趣的聊天互动。

验收标准:

  • 用户在确认处理效果后,能够快速生成表情包。
  • 用户可以一键保存生成的表情包到本地相册。
  •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分享”按钮,将表情包直接发送至微信聊天。

4.Abstract Level Structure

4.1 Weekly Plan

第一周:项目规划和技术选型

  • 确定项目范围和核心功能。
  • 研究和选择前端、后端和AI模型的关键技术和工具。
  • 设置开发环境和版本控制系统。

第二周:开发和集成

  • 实施后端服务器架构,包括用户认证和图片处理API。
  • 开发前端界面的初始版本,并集成后端API。
  • 开始进行基本功能的测试和调试。

第三周:优化和测试

  • 完善前端界面和用户体验。
  • 优化图片处理算法和AI模型集成。
  • 进行系统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修复和优化问题。
plan

User Story 1: 图片处理选项

Splitting

  1. 图片上传功能
    • 上传按钮
    • 从相册选择图片
    • 拍照上传
  2. 图片处理选项界面
    • 添加文字
    • 修改图片内容
    • 应用滤镜
  3. 实时预览功能

Sizing

  1. 图片上传功能: 5 工作日
    • 上传按钮: 1 工作日
    • 从相册选择图片: 2 工作日
    • 拍照上传: 2 工作日
  2. 图片处理选项界面: 10 工作日
    • 添加文字: 3 工作日
    • 修改图片内容: 4 工作日
    • 应用滤镜: 3 工作日
  3. 实时预览功能: 5 工作日

Ordering

  1. 图片上传功能
  2. 图片处理选项界面
  3. 实时预览功能

User Story 2: 预览与编辑

Splitting

  1. 实时预览区
  2. 编辑功能
    • 调整处理效果
    • 重置按钮

Sizing

  1. 实时预览区: 5 工作日
  2. 编辑功能: 5 工作日
    • 调整处理效果: 3 工作日
    • 重置按钮: 2 工作日

Ordering

  1. 实时预览区
  2. 编辑功能

User Story 3: 表情包生成,保存与分享

Splitting

  1. 表情包生成
  2. 保存到本地相册
  3. 分享至微信聊天

Sizing

  1. 表情包生成: 3 工作日
  2. 保存到本地相册: 2 工作日
  3. 分享至微信聊天: 3 工作日

Ordering

  1. 表情包生成
  2. 保存到本地相册
  3. 分享至微信聊天

Overall Plan

  1. 图片上传功能 (User Story 1)
  2. 图片处理选项界面 (User Story 1)
  3. 实时预览功能 (User Story 1)
  4. 实时预览区 (User Story 2)
  5. 编辑功能 (User Story 2)
  6. 表情包生成 (User Story 3)
  7. 保存到本地相册 (User Story 3)
  8. 分享至微信聊天 (User Story 3)

4.2 Developing Structure

4.2.1 Backend

第一周:

  • 设计和实施后端服务器架构。
  • 开发用户认证和基本图片上传功能的API端点。

第二周:

  • 开发和集成图片处理功能的API端点。
  • 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如存储用户信息和处理后的图片数据。

第三周:

  • 进行性能优化和安全性检查。
  • 进行综合性测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4.2.2 Frontend

第一周:

  • 设计初始的用户界面和交互功能。
  • 开发基本的页面布局和样式。

第二周:

  • 实现与后端API的集成,包括用户认证和图片上传功能。
  • 开发图片处理和预览功能,确保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处理效果。

第三周:

  • 进行用户体验优化,包括响应式设计和界面调整。
  • 测试和修复与后端API集成的问题,确保流畅的用户交互。

4.2.3 AI Model

第一周:

  • 选择适用于图片处理的基础AI模型,并进行初步集成。
  • 开发模型调用的基本功能和接口。

第二周:

  • 优化模型集成,确保稳定性和效率。
  • 测试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三周:

  • 进行模型性能优化,如减少处理时间和提升准确度。
  • 与后端和前端开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模型与应用的无缝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