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docs/cmd-code.md b/docs/cmd-code.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397e7b9
--- /dev/null
+++ b/docs/cmd-code.md
@@ -0,0 +1,138 @@
+
+
+# AI-Powered Issue to PR Workflow
+
+## 概述
+该流程通过 GitHub Issue 评论触发,自动创建分支、生成代码修改并提交 PR,全程由 AI 驱动。适用于自动化代码维护场景。
+
+## 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 A[Issue Comment Event] --> B[创建工作空间]
+ B --> C[创建Git分支]
+ C --> D[创建初始PR]
+ D --> E[初始化Session]
+ E --> F[调用AI生成代码]
+ F --> G[解析结构化输出]
+ G --> H[更新PR内容]
+ H --> I[提交代码变更]
+```
+
+---
+
+## 详细步骤
+
+### 1. 初始化阶段
+| 步骤 | 操作 | 关键数据 |
+|------|------|----------|
+| 1.1 | 接收 GitHub Issue 评论事件 | `event *github.IssueCommentEvent` |
+| 1.2 | 创建带 AI 模型信息的工作空间 | `ws := CreateWorkspaceFromIssueWithAI()` |
+| 1.3 | 创建并推送 Git 分支 | `CreateBranch(ws)` |
+
+### 2. PR 准备阶段
+| 步骤 | 操作 | 关键方法 |
+|------|------|----------|
+| 2.1 | 创建初始 Pull Request | `CreatePullRequest(ws)` |
+| 2.2 | 建立工作空间映射 | `MoveIssueToPR(ws, prNumber)` |
+| 2.3 | 创建 Session 目录 | `CreateSessionPath()` |
+| 2.4 | 注册工作空间 | `RegisterWorkspace(ws, pr)` |
+
+### 3. AI 交互阶段
+**Prompt 模板:**
+```markdown
+根据Issue修改代码:
+
+标题:{{issue_title}}
+描述:{{issue_body}}
+
+输出格式:
+### 改动摘要
+简要说明改动内容
+
+### 修改内容
+- 列出修改的文件和具体变动
+```
+
+| 关键控制点 | 说明 |
+|------------|------|
+| 重试机制 | `promptWithRetry(ctx, code, prompt, 3)` |
+| 输出解析 | `parseStructuredOutput(aiStr)` |
+
+### 4. PR 内容生成
+**PR Body 结构:**
+```markdown
+### 改动摘要
+{{summary}}
+
+### 修改内容
+{{changes}}
+
+### 测试计划
+{{testPlan}}
+
+---
+AI 完整输出
+{{raw_ai_output}}
+
+
+原始 Prompt
+{{original_prompt}}
+
+```
+
+### 5. 代码提交阶段
+| 操作 | 方法 | 错误处理 |
+|------|------|----------|
+| 提交变更 | `CommitAndPush(ws, result, code)` | 自动回滚分支 |
+| 最终状态 | 更新 PR URL 到日志 | `pr.GetHTMLURL()` |
+
+---
+
+## 数据结构
+### Workspace 关键字段
+```go
+type Workspace struct {
+ Path string // 工作目录路径
+ Branch string // Git 分支名
+ AIModel string // 使用的AI模型标识
+ PRNumber int // 关联的PR编号
+ SessionPath string // Session存储路径
+ PullRequest *github.PullRequest
+}
+```
+
+### ExecutionResult
+```go
+type ExecutionResult struct {
+ Output string // AI原始输出
+ // ...其他审计字段
+}
+```
+
+---
+
+## 错误处理策略
+1. **关键步骤失败**:立即终止流程并返回错误
+ - 工作空间创建失败
+ - 分支创建失败
+ - AI 调用连续 3 次失败
+
+2. **非关键错误**:记录后继续执行
+ - 工作空间移动失败
+ - 非阻塞性的文件操作错误
+
+3. **错误信息展示**:自动在 PR Body 中标记错误段
+ ```markdown
+ ## 错误信息
+ ```text
+ {{error_details}}
+ ```
+ ```
+
+---
+
+## 扩展能力
+1. **多模型支持**:通过 `aiModel` 参数指定不同 AI 引擎
+2. **自定义 Prompt**:可通过 `args` 注入额外指令
+3. **审计追踪**:保留完整的 AI 交互记录在 PR 中
+
diff --git a/docs/cmd-continue.md b/docs/cmd-continue.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a954e1c
--- /dev/null
+++ b/docs/cmd-continue.md
@@ -0,0 +1,94 @@
+## /continue
+
+1. handler.go: 读取模型参数和其余args,要是没读到模型参数就使用默认模型
+2. handler.go: 169行,执行ContinuePRWithArgsAndAI()
+3. agent.go: 542, processPRWithArgsAndAI(xxx. "continue")
+4. agent: 384, GetOrCreateWorkspaceForPRWithAI()*获取或创建 PR 工作空间,包含AI模型信息*,
+5. agent:393, *拉取远端最新代码*
+6. *获取所有PR评论历史用于构建上下文*
+7. *构建包含历史上下文的 prompt*
+
+> ### 1. 初始化阶段
+> ```go
+> var prompt string
+> var taskDescription string
+> var defaultTask string
+> ```
+> 定义三个变量来存储最终结果和任务描述。
+>
+> ### 2. 模式判断(switch 语句)
+> 根据 `mode` 参数设置不同的任务描述:
+>
+> | 模式 | taskDescription | defaultTask |
+> | ---------- | ------------------------------------------------------------ | -------------------------------- |
+> | "Continue" | "请根据上述PR描述、历史讨论和当前指令,进行相应的代码修改。" | "继续处理PR,分析代码变更并改进" |
+> | "Fix" | "请根据上述PR描述、历史讨论和当前指令,进行相应的代码修复。" | "分析并修复代码问题" |
+> | 其他 | "请根据上述PR描述、历史讨论和当前指令,进行相应的代码处理。" | "处理代码任务" |
+>
+> ### 3. 提示词构建逻辑(双重条件判断)
+>
+> #### 条件1:是否有具体指令(args != "")
+> - **有指令 + 有历史上下文**:
+> ```
+> 作为PR代码审查助手,请基于以下完整上下文来[模式]:
+>
+> [历史上下文]
+>
+> ## 当前指令
+> [args]
+>
+> [taskDescription]注意:
+> 1. 当前指令是主要任务,历史信息仅作为上下文参考
+> 2. 请确保修改符合PR的整体目标和已有的讨论共识
+> 3. 如果发现与历史讨论有冲突,请优先执行当前指令并在回复中说明
+> ```
+>
+> - **有指令 + 无历史上下文**:
+> ```
+> 根据指令[模式]:
+>
+> [args]
+> ```
+>
+> #### 条件2:是否有历史上下文(historicalContext != "")
+> - **无指令 + 有历史上下文**:
+> ```
+> 作为PR代码审查助手,请基于以下完整上下文来[模式]:
+>
+> [历史上下文]
+>
+> ## 任务
+> [defaultTask]
+>
+> 请根据上述PR描述和历史讨论,进行相应的代码修改和改进。
+> ```
+>
+> - **无指令 + 无历史上下文**:
+> ```
+> [defaultTask]
+> ```
+>
+> ## 逻辑流程图
+>
+> ```
+> 开始
+> ↓
+> 设置 taskDescription 和 defaultTask(根据 mode)
+> ↓
+> args != "" ?
+> ├─ 是 → historicalContext != "" ?
+> │ ├─ 是 → 构建完整提示词(包含历史上下文和当前指令)
+> │ └─ 否 → 构建简单提示词(仅当前指令)
+> └─ 否 → historicalContext != "" ?
+> ├─ 是 → 构建基于历史上下文的提示词
+> └─ 否 → 使用默认任务描述
+> ↓
+> 返回构建好的 prompt
+> ```
+>
+
+8. 执行AI处理;resp, err := a.promptWithRetry(ctx, codeClient, prompt, 3) agent.go : 435
+
+9. *提交变更并更新 PR*, *Continue模式不返回错误,继续执行评论*
+
+10. 评论到 PR*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docs/design-doc.md b/docs/design-doc.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3866ef4
--- /dev/null
+++ b/docs/design-doc.md
@@ -0,0 +1,478 @@
+# CodeAgent 产品设计文档
+
+## 1. 场景介绍
+
+### 1.1 提高基于github合作的效率
+
+用于自动化处理 GitHub PR 和issues的通用agent,可以回答问题并实现代码更改。基于webhook监听github仓库中的各类事件,并激活 agent 对不同事件处理的工作流。
+
+- **Code Review** :分析 PR 更改并提出改进建议
+- **Code Implementation** :可以实现简单的修复、重构,甚至新功能
+- **PR/Issue Integration**:与 GitHub 评论和公关评论无缝协作
+
+### 1.2 支持大量用户接入使用(交由AIGC部门主要负责“api.qnnaigc.com”)
+
+需要面向内部大规模使用,但 LLM 的官方api_key是有限的,无法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官方的api_key。我们希望设计一个AI Gateway(AI网关/账号池),为每个人分发一个内部账号,该账号会通过AI Gateway映射到一个可用的api_key
+
+#### 基础功能
+
+- **多账户管理**: 可以添加多个Claude账户自动轮换
+- **自定义API Key**: 给每个人分配独立的Key
+- **使用统计**: 详细记录每个人用了多少token
+
+#### 高级功能
+
+- **智能切换**: 账户出问题自动换下一个
+- **性能优化**: 连接池、缓存,减少延迟
+- **监控面板**: Web界面查看所有数据
+- **安全控制**: 访问限制、速率控制、客户端限制
+- **代理支持**: 支持HTTP/SOCKS5代理
+
+## 1. 产品概述
+
+### 1.1 CodeAgent 是什么
+
+CodeAgent 是一个基于 AI 的代码代理系统,专门为 GitHub 开发流程设计。它能够:
+
+- **自动处理 GitHub Issue 和 Pull Request**:通过 Webhook 监听 GitHub 事件,自动响应开发者的指令
+- **智能代码生成和修改**:利用 AI 模型(Claude、Gemini)理解需求并生成代码
+- **无缝集成开发流程**:直接在 GitHub 界面中通过评论触发,无需切换工具
+- **基于 Git Worktree 的工作空间管理**:为每个任务创建独立的工作环境,确保代码隔离
+
+### 1.2 工作机制
+
+CodeAgent 的工作机制如下:
+
+1. **事件监听**:通过 GitHub Webhook 监听 Issue 评论、PR 评论等事件
+2. **命令解析**:解析评论中的特定命令(如 `/code`、`/continue`、`/fix`)
+3. **工作空间创建**:基于 Git Worktree 为每个任务创建独立的工作环境
+4. **AI 处理**:调用 AI 模型(Claude/Gemini)理解需求并生成代码
+5. **代码提交**:自动将生成的代码提交到 Git 仓库并创建/更新 PR
+6. **结果反馈**:在 GitHub 界面中展示处理结果
+
+#### 1.2.1 自动化前后对比
+
+**传统开发流程**:
+```mermaid
+graph TD
+ A[开发者] --> B[手动创建 Issue]
+ B --> C[手动分析需求]
+ C --> D[手动编写代码]
+ D --> E[手动测试]
+ E --> F[手动创建 PR]
+ F --> G[手动代码审查]
+ G --> H[手动合并代码]
+
+ I[开发者] --> J[手动创建 Issue]
+ J --> K[手动分析需求]
+ K --> L[手动编写代码]
+ L --> M[手动测试]
+ M --> N[手动创建 PR]
+ N --> O[手动代码审查]
+ O --> P[手动合并代码]
+
+ Q[开发者] --> R[手动创建 Issue]
+ R --> S[手动分析需求]
+ S --> T[手动编写代码]
+ T --> U[手动测试]
+ U --> V[手动创建 PR]
+ V --> W[手动代码审查]
+ W --> X[手动合并代码]
+
+ style A fill:#ff9999
+ style I fill:#ff9999
+ style Q fill:#ff9999
+```
+
+**CodeAgent 自动化流程**:
+```mermaid
+graph TD
+ A[开发者] --> B[批量创建多个 Issue]
+ B --> C[CodeAgent 自动监听]
+ C --> D[并行处理多个任务]
+
+ D --> E[任务1: 自动分析需求]
+ D --> F[任务2: 自动分析需求]
+ D --> G[任务3: 自动分析需求]
+
+ E --> H[任务1: AI 生成代码]
+ F --> I[任务2: AI 生成代码]
+ G --> J[任务3: AI 生成代码]
+
+ H --> K[任务1: 自动测试]
+ I --> L[任务2: 自动测试]
+ J --> M[任务3: 自动测试]
+
+ K --> N[任务1: 自动创建 PR]
+ L --> O[任务2: 自动创建 PR]
+ M --> P[任务3: 自动创建 PR]
+
+ N --> Q[并行代码审查]
+ O --> Q
+ P --> Q
+
+ Q --> R[自动合并代码]
+
+ style A fill:#99ff99
+ style C fill:#99ccff
+ style D fill:#99ccff
+ style R fill:#99ff99
+```
+
+**核心流程示例**:
+```
+开发者评论 "/code 实现用户登录功能"
+→ CodeAgent 创建独立工作空间
+→ 调用 AI 生成代码
+→ 自动提交到新分支
+→ 创建 PR 并展示结果
+```
+
+### 1.3 当前功能
+
+- 支持 Claude 和 Gemini 两种 AI 模型
+- 基于 Git Worktree 的工作空间管理
+- GitHub Webhook 集成和签名验证
+- Docker 容器化执行环境
+- 自动代码生成和 PR 创建
+- 支持 `/code`、`/continue`、`/fix` 等命令
+- 历史评论上下文理解
+- 自动清理过期工作空间
+
+## 2. 竞品分析
+
+### 与 Claude Code 和 Gemini-Cli 的横向对比
+
+| 功能特性 | CodeAgent | Claude Code | Gemini-Cli |
+|---------|-----------|-------------|------------|
+| **集成方式** | GitHub Webhook | 本地 CLI | 本地 CLI |
+| **工作空间管理** | Git Worktree | 本地目录 | 本地目录 |
+| **多模型支持** | Claude + Gemini | 仅 Claude | 仅 Gemini |
+| **自动化程度** | 全自动 | 半自动 | 半自动 |
+| **成本控制** | 计划支持 | 无 | 无 |
+| **负载均衡** | 计划支持 | 无 | 无 |
+| **API 接口** | 计划支持 | 无 | 无 |
+| **监控统计** | 计划支持 | 无 | 无 |
+| **团队协作** | GitHub 集成 | GitHub 集成,但prompt黑盒 | 本地使用 |
+| **部署复杂度** | 中等 | 简单 | 简单 |
+
+**CodeAgent 优势**:
+- **团队协作友好**:直接集成 GitHub,支持团队协作
+- **自动化程度高**:从代码生成到 PR 创建全自动
+- **扩展性强**:支持多模型、负载均衡、成本控制等高级功能
+
+**CodeAgent 劣势**:
+- **部署复杂度**:需要配置 Webhook 和服务器
+- **学习成本**:需要了解 GitHub 集成流程
+- **依赖外部服务**:需要 GitHub 和 AI 服务商
+
+
+## 3. 当前问题分析
+
+### 3.1 技术架构问题
+
+1. **AI 模型支持有限**:
+ - 仅支持 Claude 和 Gemini
+ - 缺乏对新 AI 模型的快速接入能力
+ - 没有统一的模型接口标准
+
+2. **成本控制不足**:
+ - 无法根据任务类型智能选择最经济的 AI 模型
+ - 缺乏用量统计和成本分析
+ - 没有预算控制机制
+
+3. **账号管理简单**:
+ - 仅支持单一账号配置
+ - 缺乏多账号池管理
+ - 没有账号状态监控和故障转移
+
+4. **API 接口缺失**:
+ - 仅支持 GitHub Webhook 触发
+ - 缺乏标准化的 API 接口
+ - 无法被其他系统集成
+
+5. **Workflow 流程固化**:
+ - 当前 prompt 和流程写死在代码中
+ - 缺乏灵活的工作流配置
+ - 无法根据项目需求定制流程
+
+### 3.2 业务功能问题
+
+1. **任务分类不智能**:
+ - 无法区分编码任务和非编码任务
+ - 缺乏针对不同任务类型的优化策略
+ - 没有成本效益分析
+
+2. **负载均衡缺失**:
+ - 无法在多个 AI 模型间智能分配任务
+ - 缺乏基于用量和成本的负载均衡
+ - 没有故障自动切换机制
+
+3. **监控运维不足**:
+ - 缺乏详细的用量统计
+ - 没有成本监控和告警
+ - 缺乏性能指标监控
+
+## 4. 产品目标
+
+### 4.1 总体目标
+
+将 CodeAgent 从一个简单的 GitHub 代码代理,扩展为一个功能完整的 AI 服务代理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智能的、成本优化的 AI 服务接口。
+
+### 4.2 具体目标
+
+#### 目标 1:支持 Classfile 编码
+**背景**:当前 CodeAgent 仅支持通用语言的代码生成,缺乏Classfile DSL的支持。
+
+**目标**:扩展 AI 模型支持,增加对 Classfile 等特殊格式的编码能力。
+
+**实现思路**:
+- 设计统一的编码接口,支持多种文件格式
+- 为不同 AI 模型实现编码适配器
+- 提供编码格式转换和验证功能
+
+#### 目标 2:融合 CLI 支持
+**背景**:当前所有任务都使用相同的 AI 模型,无法根据任务类型和成本要求进行优化。
+
+**目标**:智能选择最适合的 CLI 工具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优化成本和性能。
+
+**实现思路**:
+- 建立任务分类体系(编码任务 vs 非编码任务)
+- 设计 CLI 选择算法,考虑成本、性能、质量等因素
+- 实现动态 CLI 切换和故障转移
+
+#### 目标 3:多渠道账号池管理
+**背景**:当前仅支持单一账号配置,缺乏多账号管理和故障转移能力。
+
+**目标**:统一管理多个 AI 服务商的账号,包括账号状态监控、用量统计、负载均衡等功能。
+
+**实现思路**:
+- 设计账号池管理架构,支持多服务商、多账号
+- 实现账号状态监控和自动故障转移
+- 提供账号用量统计和成本分析
+
+#### 目标 4:账号池账号的 AccessToken 有效性维持
+**背景**:AI 服务商的 AccessToken 会过期,需要手动更新,影响服务可用性。
+
+**目标**:自动监控和刷新 AccessToken,确保服务持续可用。
+
+**实现思路**:
+- 实现 Token 有效性检测机制
+- 设计自动刷新流程
+- 提供 Token 轮换和备份策略
+
+#### 目标 5:账号池账号状态/用量查询
+**背景**:缺乏对账号状态和用量的实时监控,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使用。
+
+**目标**:实时监控账号状态和用量,提供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
+**实现思路**:
+- 设计监控指标体系
+- 实现实时状态查询和用量统计
+- 提供可视化监控界面
+
+#### 目标 6:对外提供 OpenAI 范式 API
+**背景**:当前仅支持 GitHub Webhook 触发,无法被其他系统集成。
+
+**目标**:提供标准化的 OpenAI 兼容 API 接口,支持 API Key 认证、QPS 限制、用量统计等功能。
+
+**实现思路**:
+- 设计 OpenAI 兼容的 API 接口
+- 实现 API Key 管理和认证
+- 提供 QPS 限制和用量统计
+
+#### 目标 7:API 提供 QPS 限制,用量,费用预估
+**背景**:缺乏对 API 使用的限制和成本控制。
+
+**目标**:为 API 提供完整的限制、监控和成本控制功能。
+
+**实现思路**:
+- 设计 QPS 限制和配额管理
+- 实现实时用量统计和费用预估
+- 提供成本告警和预算控制
+
+#### 目标 8:转发 API 请求时,负载均衡账号用量
+**背景**:无法在多个账号间智能分配请求,可能导致某些账号过载而其他账号闲置。
+
+**目标**:基于账号用量、成本、性能等因素进行智能负载均衡,确保资源的最优利用。
+
+**实现思路**:
+- 设计负载均衡算法,考虑用量、成本、性能等因素
+- 实现动态负载分配和故障转移
+- 提供负载均衡策略配置
+
+#### 目标 9:Workflow 流程引擎
+**背景**:当前 prompt 和流程写死在代码中,缺乏灵活性,无法根据项目需求定制。
+
+**目标**:设计可配置的工作流引擎,支持自定义 prompt 和流程。
+
+**实现思路**:
+- 设计 Workflow 配置格式,支持 YAML/JSON 配置
+- 实现可插拔的 prompt 模板系统
+- 支持条件分支和循环流程
+- 提供 Workflow 版本管理和回滚功能
+
+
+## 5 AI 智能网关竞品分析
+
+### 5.1.1 CC Replay (Claude Code Router)
+
+**产品定位**:基于 Claude Code 的路由器,支持多模型切换和负载均衡
+
+**核心功能**:
+- 多 Claude 账号管理
+- 智能路由和负载均衡
+- 成本控制和用量统计
+- 故障自动切换
+
+**与 CodeAgent 对比**:
+- **相似点**:都支持多账号管理和负载均衡
+- **差异点**:CC Replay 专注于 Claude,CodeAgent 支持多模型
+- **优势**:CC Replay 更专注于单一模型优化
+- **劣势**:缺乏 GitHub 集成和团队协作功能
+
+### 5.1.2 Qiniu AIGC API
+
+**产品定位**:七牛云提供的统一 AI 服务 API 网关
+
+**核心功能**:
+- 多 AI 模型统一接口
+- 智能路由和负载均衡
+- 成本控制和用量统计
+- 高可用和故障转移
+
+**与 CodeAgent 对比**:
+- **相似点**:都提供统一的 AI 服务接口
+- **差异点**:Qiniu AIGC 是通用 API 网关,CodeAgent 专注于代码生成
+- **优势**:Qiniu AIGC 更通用,支持更多 AI 模型
+- **劣势**:缺乏 GitHub 集成和代码生成优化
+
+### 5.1.3 Claude Router
+
+**产品定位**:开源的 Claude API 路由和负载均衡工具
+
+**核心功能**:
+- Claude API 路由
+- 多账号负载均衡
+- 简单的成本控制
+- 故障切换
+
+**与 CodeAgent 对比**:
+- **相似点**:都支持多账号管理和负载均衡
+- **差异点**:Claude Router 更轻量,专注于路由功能
+- **优势**:Claude Router 更简单易用
+- **劣势**:功能相对简单,缺乏高级特性
+
+### 5.2 市场定位分析
+
+**CodeAgent 的差异化优势**:
+
+1. **GitHub 原生集成**:唯一深度集成 GitHub 的 AI 代码代理
+2. **团队协作导向**:支持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流程
+3. **全流程自动化**:从需求到代码到 PR 的全自动流程
+4. **多模型智能选择**:支持多种 AI 模型并智能选择最优方案
+
+**目标用户群体**:
+- **开发团队**:需要 AI 辅助代码生成的团队
+- **开源项目**:需要自动化代码贡献的项目
+- **企业开发**:需要标准化 AI 代码生成流程的企业
+
+## 6. 最终交付产品
+
+### 6.1 产品形态
+
+CodeAgent 将从一个 GitHub 代码代理,扩展为一个完整的 AI 服务代理平台,包含以下核心组件:
+
+1. **AI 服务网关**:统一的 API 入口,支持多种 AI 模型
+2. **账号池管理系统**:多账号、多服务商的统一管理
+3. **智能负载均衡器**:基于成本、性能、用量的智能分配
+4. **监控分析平台**:用量统计、成本分析、性能监控
+5. **Workflow 引擎**:可配置的工作流系统
+6. **GitHub 集成模块**:保持原有的 GitHub 集成能力
+
+### 6.2 核心功能
+
+#### 6.2.1 统一 AI 服务接口
+- **OpenAI 兼容 API**:提供标准的 OpenAI 格式 API
+- **多模型支持**:支持 Claude、Gemini 等多种 AI 模型
+- **智能路由**:根据任务类型和成本要求智能选择模型
+
+#### 6.2.2 智能账号管理
+- **多账号池**:支持多个 AI 服务商的账号管理
+- **自动故障转移**:账号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账号
+- **Token 自动刷新**:自动监控和刷新过期的 AccessToken
+
+#### 6.2.3 成本优化系统
+- **智能 CLI 选择**:根据任务类型选择最经济的 AI 模型
+- **成本监控**:实时监控用量和成本
+- **预算控制**:设置预算限制和告警
+
+#### 6.2.4 负载均衡系统
+- **多维度负载均衡**:基于用量、成本、性能的智能分配
+- **动态调整**:根据实时情况动态调整负载分配
+- **故障恢复**:自动检测故障并恢复服务
+
+#### 6.2.5 监控分析平台
+- **实时监控**:API 调用量、响应时间、错误率等指标
+- **成本分析**:详细的成本统计和分析报告
+- **性能优化**:基于监控数据的性能优化建议
+
+#### 6.2.6 Workflow 引擎
+- **可配置流程**:支持 YAML/JSON 配置工作流
+- **模板系统**:可插拔的 prompt 模板
+- **条件分支**:支持复杂的条件判断和分支流程
+- **版本管理**:Workflow 版本控制和回滚功能
+
+### 6.3 技术架构
+
+
+
+### 6.4 用户价值
+
+1. **降低 AI 使用成本**:通过智能选择和负载均衡,显著降低 AI 服务使用成本
+2. **提高开发效率**:统一的 API 接口,简化 AI 服务集成
+3. **增强系统可靠性**:多账号管理和故障转移,提高服务可用性
+4. **优化资源利用**:智能负载均衡,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
+5. **保持开发体验**:继续支持 GitHub 集成,保持原有的开发体验
+6. **灵活定制能力**:Workflow 引擎支持根据项目需求定制流程
+
+## 7. Workflow 设计
+
+### 7.1 当前流程分析
+
+CodeAgent 目前有以下固定的流程:
+
+1. **Issue 处理流程**:
+ - 解析 `/code` 命令
+ - 创建工作空间
+ - 生成代码
+ - 创建 PR
+ - 更新 PR Body
+
+2. **PR 继续流程**:
+ - 解析 `/continue` 命令
+ - 获取历史上下文
+ - 继续开发
+ - 提交代码
+ - 添加评论
+
+3. **PR 修复流程**:
+ - 解析 `/fix` 命令
+ - 分析问题
+ - 修复代码
+ - 提交修复
+ - 添加评论
+
+
+
+### 7.2 Workflow 优势
+
+1. **灵活性**:支持自定义流程和 prompt
+2. **可扩展性**:易于添加新的步骤和模板
+3. **可维护性**:配置与代码分离,便于维护
+4. **可测试性**:每个步骤可以独立测试
+5. **版本控制**:支持 Workflow 版本管理和回滚
+
+通过 Workflow 引擎,CodeAgent 将从一个固定的代码生成工具,转变为可配置的、灵活的 AI 开发助手,能够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和团队偏好进行定制。
+
+
diff --git a/docs/flowchart.png b/docs/flowchart.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e8c5b47
Binary files /dev/null and b/docs/flowchart.png differ